张平(教授,声乐教育家,毕业于河南大学)

发布时间:2019/5/6 11:40:26来源:音乐舞蹈学院作者:admin设置

一、基本情况

        张平,女,197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河南大学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音乐二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民族声乐硕士点研究生导师。2001年调入韶关学院,曾任韶关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2014年9月,被聘任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教授。

        曾经兼任过: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声乐分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韶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曾经担任过:河南大学民族歌剧专业加试评委,河南省中青年歌手大赛评委,河南省普通高招音乐专业考试主考,韶关市“千、百、十”人才工程音乐专业骨干教师导师,韶关学院学报编委,韶关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督导委员,广东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音乐学科评委。广东省音乐专业术科统一招生考试主考。

二、教学情况

        张平教授长期从事民族声乐、民族歌剧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近40年,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及专业演唱人才;所教学生中许多人在国家、省、市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骨干。

三、科研情况及获奖情况

        主持(或参与)省级社科规划课题4项,省教委社科及教学研究课题4项,韶关学院教改项目3项。其中:《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研究》荣获河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更新教材创新教法》荣获河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荣获韶关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编出版著作(教材)2部。其中《歌唱知识与技能训练》荣获开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更新教材创新教法》荣获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河南豫剧唱腔韵味初探》等4篇文章分别荣获中州音乐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对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等3篇文章分别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广东省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论文三等奖。

        此外,1991年被评为开封市“为人师表”先进工作者,1992、1995、1999年三次荣获河南大学优秀教学奖,1996年荣获河南大学成人教育优秀教师奖、并受聘为特约研究员。2003年荣获韶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荣获韶关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韶关学院工会积极分子,2006年荣获韶关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

1、主持(或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1)《民族歌剧与中国音乐剧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音乐人才学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3)《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4)《客家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5)《更新教材、创新教法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河南大学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中国古典唱论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7)《河南省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8)《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研究》,河南大学重点科研课题,(河南大学优秀科

研成果一等奖);

(9)《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韶关学院教改课题,

(韶关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0)《粤北采茶戏音乐特征分析与研究》,韶关学院重点科研课题;

(11)《音乐教育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与应用》,韶关学院

教改课题。

2、出版专著(教材)及获奖情况:

(1)《歌唱知识与技能训练》,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开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民族声乐教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3、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1)《谈歌唱的共鸣训练》,河南大学学报;

(2)《论歌唱中的气息控制》,青年歌声;

(3)《声乐教学的教材建设》,河南大学学报;

(4)《声乐教材应体现民族特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更新教材 创新教法》,全国民族声乐艺术论文集,(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6)《以念带唱、以字带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一等奖);

(7)《河南豫剧唱腔韵味浅探》,中国音乐学,(中州音乐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8)《感觉在歌唱发声训练中的妙用》,心理世界;

(9)《豫剧演唱中的字、气、声、情、味》,交响(川鄂陕音乐学院学报联刊);

(10)《论当今歌坛的三种唱法》,学者论坛;

(11)《艺术语言在歌唱训练中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12)《关于音乐教育专业函授生声乐教学的思考》,农村成人教育;

(13)《民族唱法声乐训练的实践与思考》,河南大学学报(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4)《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韶关学院学报;

(15)论歌唱中的艺术语言》,韶关学院学报;

(16)《豫剧演唱中的吐字与韵腔》,韶关学院学报;

(17)《粤北山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论文类一等奖);

(18)《对高师声乐课教学的几点思考》,韶关学院学报(广东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类三等奖);

(19)《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文教资料(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类三等奖);

(20)《多媒体技术在和声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韶关学院学报;等。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广安路2号

邮编:519090

电话:0756-3982377 3982388 3982301

传真:0756-3982300